我的扶贫故事走上扶贫路,共创美好生活

2022/9/15 来源:不详

我叫廖海,是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教师。年9月18日,塘房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相关扶贫文件,宣读了一对一的帮扶任务。我被分配在站马田村烟地组,负责帮扶彭柱万户。

9月27日,星期三下午放学后,我开始进村入户。首先到达战马田村村委会,领取了彭柱万的一些相关资料,然后就朝烟地方向走去。

一路打听得知,烟地分为上烟地和下烟地,上烟地居住的是姓彭的人家,下烟地主要居住有姓江的和姓陈的人家。我包保的彭柱万户坐上烟地,我径直向彭柱万家走去,进他们上烟地寨子。

寨子水泥硬化路主路已通,进他家的还是小路。到彭柱万家,三间平房,是空心水泥砖砌墙,墙面未粉刷,房前院坝未硬化,杂草丛生,还零星地堆些杂物,白色垃圾随处可见。

彭柱万家里可谓家徒四壁,无家用电器、屋内没有安装门窗。我坐下来与彭柱万夫妇交谈,彭柱万今年59岁,妻子童光英60岁,女儿彭路萍8岁。一家三口人,夫妻这么大年纪,只有这么一个年纪这么小的女儿,我心里疑惑。

原来,彭柱万夫妇共生有四个儿女,有两个还没有长大就夭折了,有一个儿子已是十多岁,无缘无故离家出走后再也无音信,有一个女儿长大已结婚,招姑爷上门,到年还一同改修了家里的房子。后来这女儿生了病,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,还有一笔债务,女儿走了,姑爷自然留不住,老俩口一边悲痛地过日子,一边还债。

后经人介绍,彭柱万夫妇领养了一个女孩,并给她取名叫彭路萍,意为一路平安成长。说到这里,夫妻俩脖子僵硬,眼泪婆娑的,我也快哭了。谈到经济收入,由于没有牛耕地,无钱购买肥料,庄稼并不好,收入不高,只能维持在温饱线。

了解到他家的基本情况,得知其致贫原因后,我找准了扶贫的突破口,陆续推动一些帮扶项目落地。

年10月,烟地组便民路灯安装完成,给村民夜晚出行带来了方便。11月,彭柱万家进户路硬化完工,告别了下雨天出门一脚泥的历史。

年2月,彭柱万户卫生厕所改造完成,居住环境大大提升。3月,我自己出钱帮助其送去电饭锅、电磁炉、炒菜锅、电煨水壶,提升他家的生活质量。同月又对其房屋墙面漏风进行维修、安装窗子玻璃、粉刷外墙,让其家里焕然一新。

6月,我为彭柱万在村里找到一份月收入元的保洁工作,让其生活有了保障。从此,走进彭柱万家,他变得阳光多了,对我很热情,对村、镇工作员都很感激,干群关系大大拉近。

年9月至年10月,经过整整三年的扶贫工作,彭柱万户的收入从年人均年收入元增加到年的元,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。

 

廖海,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教师,年9月18日起帮扶站马田村烟地组彭柱万户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段源兴 整理

编辑胡耀元

编审尹长东李玲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yf/1683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